用影像的力量改變世界 香港人也可以

130年來,《國家地理雜誌》相信「用影像的力量可以改變世界」。的而且確,在人人都手拿一部手機的時代,攝影跟生活密不可分,一攝一錄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,甚至是他人的生活,仿佛社會每個角落都在蘊釀著一場「蝴蝶效應」。香港地便有一位生態攝影師馮漢城,希望透過影像的力量,切實地紀錄香港的郊野生態,期許在不用改變任何環境生態下,就能改變人們對保育環境的心。

image

你正在收看「香港地理頻道」-FHS Wildlife
馮漢城自小已明確嗜好,經常主動要求父母入手哺乳類、爬蟲類及鳥類等生物書及雜誌;別人家小孩在看卡通片,他獨愛看國家地理頻道的生態紀錄片。「在書或影片看到一隻很漂亮的雀,就拿著望遠鏡跑到山野想親眼望到,然後又真的給我找到!買了相機後把『集郵』成功的照片放到論壇或朋友間傳閱,又得到朋輩或前輩們的欣賞與認同,這些喜悅與滿足感逐漸令我踏上這條(拍攝紀錄片的)不歸路!」隨著科技的發達,他開始接觸到錄像攝影,回想小時候看過那麼多外國生態紀錄片,為何香港甚少本地自家的「地理頻道」?於是無師自通的鑽研起剪片、錄音及寫旁白稿等技巧,成就FHS Wildlife《Wild Hong Kong》系列的誕生。

影片中介紹經常出沒溪流間的灰背燕尾,以生動有趣的旁白及配樂展示出雀鳥的習性及獵食過程。

沒期望就沒失望 但總帶著少少期望
「觀賞任何動物也一樣,如果過程總是滿懷期望去看,就一定會帶來多次的失望,所以最好是沒帶任何期望,就沒有失望。但每次回家後或出門前,我又會帶著少少期望,人真是很矛盾的一種生物。」生態紀錄的過程,讓馮學會適當調節期望值及人生價值觀之餘,也把攀山涉水的辛苦,背負攝錄器材的繁重,時計的耐心等待,練就成一種習慣。訪問當天由微雨變豪雨,馮從容不迫的追隨偶遇目標雀鳥的步伐:牠避雨飛走了,便在附近的位置靜候牠回來;牠停在樹枝上一下竄出條蟲來,便靜觀牠吃得滋味的過程;雨下得更大了,便收隊到涼亭稍作休息。說是「追雀」,更像主人家用掌心撫摸著自家貪玩成性的貓咪,這溫暖不趕也不慌。

image
image

「我把大自然的所有生物,也當成是自己養的寵物。如同每個養寵物的人,我會關注牠們的一舉一動,也會希望牠們快樂地生活在最好的環境內。探��香港自然生態最深的感慨是看著十年前的森林原野,十年後變成高樓大廈,曾經在該地生活的物種已不復見。」人類著重發展城市的同時,忽略了大自然原居民生存空間與權利的行徑,驅使馮更用心製作每條生態紀錄片。

「人類也是生物學中食物鏈的一部分,在撇除科技的因素下,與大自然是共存的關係。但由於現正處於一個不平衡(人口過盛)的狀態,故此不能順著正常生物學的法則去運行,或與環境建立聯繫。」當人類把與大自然聯繫的一扇門關了,他便用另一種方法嘗試把聯繫重新打開,即使背後花費無盡的時間、心血及金錢,只為紀錄牠們活著的美好,而不應「被消失」。

受填海、市區發展和污染而變得愈來愈少的泥灘上,正上演一場灰尾鷸及和尚蟹軍團的捕食大戰。

問他下一世如果可以投胎不做人類而做一種生物,他回答說:「鯨魚。海、陸、空之中,我最喜歡海。希望成為最大、有智慧的哺乳類動物,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謐靜且闊無邊際的海底世界,所以鯨魚也是我終極的拍攝目標。」生態紀錄片的力量,展現出弱肉強食的叢林生存法則,更蘊藏追逐自由的生活本質。

image

Text/ 文西
Photo/ 文西(錄像由受訪者提供)
Website: http://www.wildfhs.com/